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章 高下立见 (第2/2页)
制作完备,很有创新思维,课堂节奏明快,能根据声、色、图、字相辅相成的课件详略得当地组织课堂,系统地传授知识。” 一个语文老师很善于发现“优点”。 “本堂课,老师采取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品读精彩片段,注重挖掘文章深层次的意蕴,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了解,注重知识的拓展和迁移,还有评价语言十分贴近、中肯。” 另一个老师睁着眼睛说瞎话。 李云霞充分体会到什么叫语言的博大精深,同一件事,换个角度,斟酌用词,表达出来的效果天壤之别。 又有诸多“精英”对其大唱赞歌,溢美之词滔滔不绝,把一堂话剧课夸得天花乱坠。 李云霞听着那个心累,海了去了。 本队尚未发言,于胜海环顾周遭。 宋丹阳积极主动,“我觉得这位老师的课上的十全十美无可挑剔,值得我用心体会,认真学习,特别是这位老师表演的能力,让我叹为观止。” 一听就是门外汉的点评。 宋丹阳犹不自知,激动的声音都颤抖了,“语文课就应该这样上,既能锻炼学生们的表演能力,又能提高学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不懂装懂,别丢人了,赶紧坐下吧。” 到底有明白人。后排的一个老师嗤笑。 宋丹阳转头狠狠瞅了那人一眼,闭嘴坐下了。 下一堂课开始了。 与头一堂课不同,这节课的授课教师十分注重各种形式的朗读:听读、自由读、精读、悟读,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 每种读法的要求是递进的,由整体感知课文,到读准字词句,到赏析精彩片段,再到体悟思想情感和写作方法,水到渠成、浑然一体。 整堂课,老师讲了不到十分钟,其余三十五分钟都是学生的。 学生们在读中品、读中悟,很自然地实现了文学作品熏陶精神、完善人格的目标。 李云霞受益匪浅。 大道至简、大巧不工。 文章之美在于行文的节奏美,在于思想意蕴与篇章结构、写作技巧的完美融合。 好文章就好比一个完整的人,气宇轩昂、才貌双全,不可肢解、不可片面。 两堂课顺次进行,高下立见。 “上的什么呀?老师这么省事儿,基本都不讲,只问几个问题就完了,简直太糊弄人了。” 宋丹阳冷哼一声,发表她的“真知灼见”。 物理老师教语文,唉! 物理老师评语文课,唉! 李云霞突然想,可能第一堂课的授课教师是表演艺术专业出身的。 术业有专攻,自然各有特色。 这一堂课在学生声情并茂地齐读中,行云流水地结束了。 李云霞深深为这堂课授课教师把握全局、粗中有细的教学方法折服。 每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本不应该要求面面俱到,有侧重点的处理,学生才有收获。 可评课的时候,有几个发言的老师,竟声称这堂课差第一堂课太远,理由和宋丹阳的大同小异。 没办法,外行看热闹,行家看门道。 最怕外行当自己是行家,把门道说成热闹,把热闹说成门道。一翎的万里晴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