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佑明_第二百三十二章 征倭成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二章 征倭成功 (第2/2页)

国力有限,水军规模很难做到能同时在两处地方放上千艘战船。

    尤其是锅岛直茂,他还亲自回佐贺城和丰后城见了龙造寺隆信与大友宗麟,说服了龙造寺给他添兵一万,也说服了大友宗令增派兵力,以田原亲家为总大将率两万大军来援。

    倭寇也就再次没能成功赶走登陆的明军。

    岛津义弘则道:“那北九州这边,只能先据城固守,等羽柴秀吉那边结束纷乱再说,按照我们在唐人中的朋友提供的消息,那边也会有唐人从定海来,我得先回萨摩藩支援。”

    事实上,倭国因为现在正处于战国时代,诸大名连年征战,能成为一势力的都是不简单之辈。

    岛津义弘素来是有大局观的人,在历史上的万历朝鲜战争期间,不惜冒着赔光自己岛津家水军主力的风险,救出被明军围困在顺天城的小西行长一事中,就可以看出此人是讲义气,知道大局为重的,自然也就不会拒绝继续增兵。

    戚继光到来后,因明军兵力已足以不用担心倭奴的大规模围剿,所以就发动了对平户城的进攻,围住了平户城。

    不过,岛津家之所以把水军集中到北九州抵抗从朝鲜登陆的明军,明显情报工作做的不错,从与他们勾结的大明沿海豪绅那里知道了明军从北方来的主要是陆战步兵,从定海来的主要是水师,所以选择了把水军集中到北九州去。

    双方进入到了添油战术的阶段。

    有马晴信、阿苏惟光、隈部亲永等大名,也因为意识到来的明军实在是可怕,而也不得不跟着放下自保的心思,也派了自己的兵来。

    而松浦隆信作为平户藩藩主,是历史上勾结王直寇掠大明东南的罪魁祸首之一,且明军现在登陆的松浦半岛就是他的地盘,他是最想把明军赶出去的,自然也就更加不会拒绝。

    素来倭国岛津家就有“不出昏暗之君”的美誉,很注重家教。

    所谓的本能寺之变指的本要结束倭国战国纷乱局面而要一统整个倭国的织田信长于万历九年六月被部下偷袭而亡的事。

    使得进攻釜田明军的倭寇一下子从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到了五万兵力。

    所以,岛津义弘这时也就建议道:“向羽柴秀吉求援吧。”

    故而,锅岛直茂才说丰臣秀吉现在抽不开身,且在这时说道:“我甚至有理由怀疑,明国是故意在本能寺之后,才出兵的。”

    岛津义弘、锅岛直茂、有马晴信等北九州大名,只得从佐贺城来援平户城。

    锅岛直茂和松浦隆信等点了点首。

    一下子,倭寇增兵在又过了十日后,就增兵到了八万多。

    岛津义弘和松浦隆信皆点首表示赞同。

    但大明现在正处于国力上升期,执政者开明而勇于改革,唯事功考成选才,所以能臣名将也处于井喷期。

    吴惟知早就料到倭人不会罢休,而连夜以发双份工钱为由,让朝鲜辅兵通宵挖了壕堑与板屏。

    何况,倭寇诸大名在自己的领地并不是绝对的集权,在他们的下面还有许多半独立的小型大名和豪强,需要他们有足够的武力去弹压,不然这些小型大名和豪强就会直接独立。

    在战国时代重新统一岛津家的岛津贵久就这样评价过他的三个儿子,言岛津义久可识大体、善决断;岛津义弘武勇雄略;岛津岁久运筹帷幄;岛津家久知兵法韬略。

    可倭寇增兵后依旧没能吃掉登陆的明军,还咬崩了门牙,被麻贵率亲军卫也来了个野伏,而损失惨重。

    什么立花道雪、锅岛直茂都是在这时的倭国有名气的。

    因而,即便倭国这段时间所谓能人多,但于全国数万官将中脱颖内卷而出的大明征倭将领,也不是吃素的,可供参考的史上军事战例经验也不是倭人可比的,在倭人看来很高明的战术在大明名将面前很容易看出端倪来。

    所以,吴惟忠等也就没上当。

    俞大猷和陈璘等自然也没上当,在登陆后仍旧按照枢密院方逢时、刘显等名臣老将,预先安排的方略,稳扎稳打,只在萨摩内城附近挖壕堑设板屏,而让岛津义久无法发挥自己的地利优势,最终岛津义久只得撤走了伏兵。

    而戚继光则在平户城与被活捉的有马晴信进行了一番交谈,让他为中间人带信给岛津、大友、龙造寺这三家在九州最大的大名,说大明有意与之谈判,且表示若不谈判,大明就继续增兵,南北对进,彻底征服九州。

    (本章完)枫渡清江的万历佑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