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三章 联姻戚继光 (第1/2页)
第236章联姻戚继光 戚继光没有被眼前的战术性胜利冲昏头脑,而像倭国近代时的陆军部一样,因为眼前的胜利突然扬言要三个月内灭亡中华。 他在是战略上保持了足够的理智,没敢去违背朱翊钧和枢密院执政层定下的征倭不是灭倭的战略,也就决定见好就收。 当然,毕竟大明是真正的中央集权制,戚继光也没那个胆略去违背执政层的方略。 所以,戚继光就放了有马晴信,让其向九州的大名们传递了天朝大明要谈判议和的消息。 岛津、大友、龙造寺三家大名在知道这消息后,皆松了一口气,他们本来都已经做好了焦土抗战、全体玉碎的准备,但现在大明愿意谈判,他们自然是愿意的。 毕竟他们其实并不想付出玉碎的代价,因为那样即便成功,也会便宜了丰臣秀吉等人。 于是,没几日后,岛津家的代表岛津家久、大友家的代表高桥绍运、龙造寺家的代表锅岛直茂,皆来到平户城与戚继光进行了谈判。 戚继光向他们转达了自己的谈判条件,包括要承认肥前、日向、大隅三国归大明统治。 这个条件自然是戚继光在枢密院要求的基础上加的,为的是谈判好进行,所以一开始自然要狮子大开口,索取三国之地。 “你不用再担心下嫁于非良善之辈,而可以择将门子弟为夫婿,只是作为公主,同朕一样受天下荣尊,就得担一些责任,所以你现在只能选表最当为皇亲国戚的戚家子弟。” 因为石见银山的缘故,这个时代的倭国大名不缺银子,要不然也不会让倭国在这个时代成为全球贸易中的第三大消费市场,而使得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的主要贸易路线,也是把中国的货卖到倭国。 …… 永宁顿时粉面微红,低垂下了头。 大明这次征倭因为只派出官兵不过三万余,且没打算灭倭,总军费也就不到两百万两,所以在得到这笔白银后,也算是在这次战争中有赚无赔。 第三,三家需开发三处口岸与大明通商。 已是二八年华、秀外慧中的永宁公主只点了点首,然后偷瞥向了城下戚氏子弟。 第四,三家没有惩治大明侨商侨民的权力。 “自然不是,只是越是不想面对越是在心里把这事当回事,但说起来也的确不是什么大事。” 在这个不怎么重视科学研发的时代,戚继光这几个儿子无疑会令戚继光失望。 “但他长得好看。” 朱翊钧听后点首:“按照司礼监奏上来的情况是,此人喜静寡言,好观星辰物象。朕看他奉朕旨意写的表明志趣的文章,则是说天地万物存有至理、他要穷究天地万物至理,听上去应该是喜与物相处不喜与人相处的,应该是个闷葫芦。” 朱翊钧因而不禁在想,历史上戚继光晚年心境悲凉失落是不是也跟他几个儿子在他这种传统武将眼里已经是废材有关,而觉得家门难以再兴。 在戚继光等征倭期间,朱翊钧则带着胞妹永宁公主在东华门上见了戚家未定亲的子弟。 朱翊钧说道。 但这也怪松浦家自己,因为贪图勾结大明海盗与豪绅寇掠大明东南的利益,而做了对不起大明的事,给了大明问罪的口实。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戚继光则因此派麻贵押着松浦隆信等与带着条款文书和收缴上来的三百五十万两白银,回国交差,而他自己则继续驻守平户城,整顿平户商贸。 而永宁公主看中的戚兴国,即戚继光第五子,兴趣点则是在物理方面,而不是作战与举业,也难怪历史上未能在官场上走得太远。 杜皇后笑问道:“陛下就这么想把自己皇妹嫁出去?” 杜皇后则在朱翊钧右侧坐了下来:“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