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佑明_第二百三十三章 联姻戚继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三章 联姻戚继光 (第2/2页)

是戚兴国。”

    戚继光有五个儿子,分别是戚祚国、戚安国、戚昌国、戚报国、戚兴国。

    这里面,松浦家自然成了牺牲品。

    朱翊钧则道:“他们的文章才情,你都看过了,现在再看看面貌,说说吧,伱看中了谁。”

    第二,三家需上缴三百万两白银的礼钱,以表示与大明交好之意,同时作为补偿大明这次问罪的军费使用。

    肥前国就是后世的倭国松浦半岛加上平户岛以及壹歧岛与对马岛。

    永宁依旧只是点首。

    已身怀六甲的杜皇后这时不由得莞尔一笑,接着就拉着永宁的手说:“待会你去我哪里,再告诉我可好?”

    尽管享受松浦家劫掠得来的好处的也有这三家势力。

    而像岛津、大友这样的大型大名,岁入白银在两百多万两左右,拿出一百万两对他们而言不难,所以这些大名也就很快就交上了礼钱。

    “怎么样,她定了吗?”

    戚继光一开始强硬要求不让步,但最终还是让了步,而这三家也自觉面子上可以回去交差,只是他们不知道他们同意的条件依旧在大明执政层要求的底线条件之上。

    之所以是三百五十万两,则是因为除了三家赔的三百万礼钱外,还有从平户松浦家库房里抄来的五十万两白银。

    最终条件定为:

    第一,三家承认肥前国为大明领地。

    礼钱是倭国大名征服别的大名后需要收的一种赔款名称,戚继光这里也按照倭国内部的传统向他们要求赔款。

    这三家自然不愿意,强烈要求让步。

    朱翊钧现在只是在担心戚兴国性格可能比较闷而已。

    而从戚继光这几个儿子的名字就可与看出,他是真的很爱国,也希冀自己的几个儿子都能对国家有所贡献。

    第五,三家承诺不得寇掠大明,而一旦被查明倭寇是三家的家臣所为,而愿意做出赔偿,且为此作为表示,愿意交出昔日在大明东南为祸的罪魁祸首松浦隆信与其家人家臣,而交出之日,则是大明驻萨摩藩的大军撤出之日。

    但是朱翊钧不得不承认的是,戚继光的几个儿子都点错了技能,没一个适合传统文臣武将的路子,都是点的别的技能。

    朱翊钧对永宁说了起来。

    朱翊钧在杜皇后来乾清宫后,就放下手里的章奏,好奇地问了起来。

    尽管戚继光本人文化水平不低,写得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样的诗句,也和王世贞这样的当世大才子在诗文上也常常唱和,但给自己儿子的名字却取的没那么文绉绉。

    不过,朱翊钧倒是不介意戚家子弟不愿意走传统文臣武将路子,搞搞自然科学研究也是可以的,也正好弥补大明在这方面的人才不足。

    紫禁城。

    如因为在后来官位最高而有更详细记载的戚昌国虽然后来中了武举,在锦衣卫也当到了掌南镇抚司的官,但他能升到都督同知,是因为他善于造军械,在崇祯年间造了新战车立了功才被升到了都督同知。

    最终龙造寺家将松浦隆信和他的家人家臣设计活捉后,就交到了明军手里。

    杜皇后这时回了一句道。

    朱翊钧恍然大悟:“明白了,那就他吧。”

    于是,朱翊钧便让侍御司下旨赐婚于永宁公主与戚继光第五子庠生戚兴国,且加封其为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赐宅于皇城。

    而在朱翊钧下旨赐婚后不久的一天,张宏疾步走了进来,来到朱翊钧这里道:“陛下,釜山传来急递,我征倭大军连续获胜,已夺得肥前一地,且奉旨与九州土酋洽谈成功,得礼钱三百万两,外加抄没罪酋之产五十万两!另,昔日勾结王直的倭寇头子松浦隆信全族已被押送回朝!”

    (本章完)枫渡清江的万历佑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