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_第二百一十九章 攻破阳翟,荀俭之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九章 攻破阳翟,荀俭之死 (第2/3页)

坐实了袁军撤离的猜想。

    高顺甚至未去府中,而是直接前去荀氏宅中。

    一行兵马出现在荀氏宅前,大门紧闭,高顺诧异的发现,门上竟然悬这白襟。

    高顺当即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连忙敲响大门。

    开门的是一名老者,神情疲惫憔悴,额间覆着白抹,警惕的看着高顺,显然这几日见多了穿甲衣的人登门,目的嘛,多半是为了粮食,还生生将家主气得吐血,所以老者没有半点好脸色。

    高顺一拱手,客气道:「老伯,末将高顺,前来拜见荀老先生。」

    老者突然目光一滞,呆望着高顺。

    「你说你是高顺将军?」

    高顺自然的点点头,哪知老者当即扑倒在地,哭诉道:「将军呐,你来迟了,家主已经……已经去了。」

    「什么?你说老先生……为何?」高顺问着,心中却不由得想起了袁军。

    老者长叹一口气,「将军随我来。」

    一边走,老者一边说,「宅子里没住多少人了,族人多数都搬去故居了,就留下我们几个老骨头,看着这点产业,昨夜淳于琼来找老家主要粮,发生了争执,淳于琼欲强夺粮草,老家主被气得吐了血,昨晚上便走了,我带你去见小春,老家主有给你留话。」

    很快,高顺被带着来到灵堂,此时堂上也不过只坐了十数人,大半都是老人,老者上去说道两句,便有一位很年轻的人过来。

    「可是高顺将军?」小春问。

    「正是。」

    「家主临走前,给将军留下一批粮食,我这就带将军去领。」

    小春刚欲走,高顺拦道:「等一下,我去敬拜一下荀老先生。」

    荀氏是一座大宅,一重重,一进进,荀氏族人加上附庸,足有千人,然而高顺此刻感受到的,唯有荒凉与凄清。

    拜礼过后,高顺沉默的跟着小春,路上小春突然问,「高将军,淳于琼那狗贼呢?」

    「逃出城了,徐晃将军去追了。」

    「可千万得将他追回,千刀万剐!」小春忿忿道。

    高顺也是出身士族,虽然不是大士族,但颍川的情况,他也知道一些,荀氏作为首屈一指的大士族,自是颍川各士族的领头羊,其中就包括淳于氏,而荀俭作为荀氏大家长,理应得到各氏敬仰才对。

    可见昨日淳于琼带兵要挟,是多么无礼又狂悖,老先生身体本就不好,被他这么一气……

    「小哥放心,天大地大,断无此人容身之处!」

    「有将军这句话,家主泉下有知,也会感佩于心的。」小春道。

    穿过一道道门巷,最终,小春将高顺带入一门。

    入内虽然十分昏暗,但能看见顶上有微光透入,借助隐约光线,高顺看到的是堆积如山的粮食。

    即便是见过大世面的他,也有些被海量的粮食给震撼到了。

    「将军,此些粮草,便是家主献给渤海王的。」

    「末将代主公谢过老先生。」高顺拱手敬天,遥指荀俭在天之灵,「老先生之死,我会快马呈报给主公,至于颍川,末将在此向老先生保证,日后的颍川,将得大王庇佑!」

    ()阳翟之战告一段落,淳于琼向南逃窜,而徐晃率骑兵追击,高顺在城中休整三日,抓捕一些袁军的漏网之鱼,随后也在此出征。

    ……

    刘擎望着高顺的急报,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荀彧。

    叹了口气,还是说道:「文若,伯慈老先生他……离世了。」

    荀彧比刘擎想象的要冷静许多,不难推断出,荀俭在战时去世,肯定与阳翟之战脱不开干系,但荀彧却道:「伯父年事已高,又有疾病缠身,此去,倒免于病痛折磨了。」

    能这么想,刘擎也乐意看见,不过古人表达孝,很是直接,荀俭虽然不是荀彧亲父,但身为上一辈家长,执掌荀氏,可以说是整个荀氏的老父亲,荀彧怕是隐藏的深,不愿意让自己看见悲伤的情绪。

    「此战之后,我便命徐晃坐镇颍川,文若,你那流落于外的豪杰侄儿,也该回去了吧?」

    刘擎的意思很明显,要荀彧之侄,荀攸回颍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