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忘的角落_第三章 功盖诸葛第一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功盖诸葛第一人 (第10/10页)

得其中利害,赶紧又派人去,先是称赞扬邓羌的仗义,又当场宣布了赦免徐成的命令。

    一场凶险的军中哗变就此平息。

    徐成获免以后,邓羌反而感觉自己做的太过,赶紧到王猛营中谢罪。王猛拉着邓羌的手,满脸堆笑:我这是考验将军罢了,将军对本郡的将领尚且如此,何况是对国家?

    不愧是当年卖簸箕的,善编。

    邓羌正在感动间,王猛突然收起笑容,正色道:邓羌听令,令你所部为先锋,立即出击燕军密集处,中心开花!

    我真,原来这是需要我马上去拼命才安慰我的!你个老猛子好歹摆上宴席,咱俩喝上两盅冰释前嫌酒,再让我去拼杀啊。

    邓羌瞬间又感觉很受伤,张口喷出:如果能委任我司隶校尉之职的话,我就立即出兵破敌。

    王猛:司隶校尉?我职权达不到这个,我可任命你为安定太守、万户侯。

    邓羌扭头就回了营。

    10月23日,秦燕在渭源决战。燕军兵力占优,秦军一时处于下风。危机关头,王猛大呼:邓羌兄弟,你马上就是司隶校尉了,我回去就让组织部盖章发文,赶紧出兵接战!

    邓羌在营中听了个真真切切,折身跳起,捧起酒坛子咕嘟咕嘟一阵猛喝。然后披挂上马,跃马横枪,与猛将张蚝、吕光,还有刚被从鬼门关前拉回的徐成,直扑敌阵,往来冲杀,如入无人之境。

    提职晋级的许诺,鸡血效应明显。战到中午,燕军被邓羌、张蚝、吕光、徐成等猛将杀的胆战心惊,损失五万余人。王猛指挥部队乘胜追击,又歼燕军十万余人。慕容评单人匹马逃回邺城,残军四散逃尽。

    王猛率军长驱而入,将邺城团团围定。

    邺城,附近治安原来极差,劫盗公行,这时,变成了远近清静。王猛号令严明,军队对百姓秋毫无犯。附近的居民,名义都是燕民,但成分复杂,乱世之下,谁能让老百姓吃饱饭、安稳的过日子谁就是圣主。于是,附近居民无不欢庆,奔走相告。王猛为秦军完美的打造好了群众基础。

    燕军在邺城内,提高警惕,实行宵禁,日夜巡逻,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然而,没紧张几天,很快又都歇着了。为何?

    邺城被围,苻坚也按捺不住了。11月,苻坚亲率十万精兵前来会师。王猛的3万人马就把前燕打成这样。苻坚又带来10万小弟,这仗还怎么打?

    很快,有燕臣开城门投降。燕主慕容暐、执政慕容评等逃走又全部被追拿回来。前燕,就此灭亡,国祚34年(337年至370年)。

    王猛镇守邺城,选贤举能,除旧布新,安定人心,发展生产,燕国旧地六州之民如同旱苗逢雨,欢欣雀跃。

    中原最强的王朝前燕被灭,苻坚、王猛再接再厉,回过头来解决残存于西北等地的割据势力。先是灭掉仇池,孤立了前凉。接着,陇西鲜卑乞伏部、甘青之间的吐谷浑等也都臣服于前秦。373年至374年,前秦又平定巴蜀及其以南地区。此时,除前凉及代国外,前秦已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幼时家贫,营养太差,五脏六腑发育不全,成年后又日益操劳,内脏器官压力过大,这样的身体是维持不了多久的,曾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就是个例子。375年6月,50岁的王猛积劳成疾,卧床不起,一个月后,病逝,比诸葛亮寿命还短了3年。

    有了王猛打下的好基础,前秦依然强大,仅凭惯性就能横扫北方。376年,苻坚灭掉张氏的前凉,前凉国主张天锡出降。同年,又灭掉拓拔鲜卑的代国,代国国主拓跋什翼犍兵败,出逃后被杀。

    虽说,最终使北中国出现了难得的大一统的局面的,是大秦天王苻坚,但显然,汉人王猛居功至伟。

    王猛病重期间,苻坚亲自为其祈祷,并派侍臣遍祷于名山大川。碰巧王猛病情好转,苻坚欣喜异常,下令特赦死罪以下。王猛的葬礼上,苻坚三次临棺祭奠恸哭,并追赠其为大将军、冀州牧,谥号为武。葬礼规格?按照西汉霍光的标准办理,基本上是除天子之外的最高规格。

    王猛,这个来自胶东潍坊的穷孩子,在西北关中建立了不世功勋,被称为“功盖诸葛第一人”。这在讲究门第的东晋,简直不可想象,光一个庶族身份就被pass掉了。而王猛若不是英年早逝,强大的前秦能否一举荡平南方割据的东晋,真的很难说。所以,选人用人机制,有时真值得好好琢磨。譬如,年龄的限制,祖上污点政审的限制等。

    后来,王猛的一个孙子,流落到南方,又随南方的雄主北伐至关中,再次建立不世之功,重振了祖父当年在西北的辉煌。后其在长安不幸死于同僚之手,这甚至都激起了关中父老的强烈反抗情绪,导致此南方雄主在西北的布局最终失效,再次印证了王氏在关中的崇高威望。这点后叙。

    在琅玡王氏、太原王氏交相辉映于中国历史的天空的同时,是否应在这个璀璨的族群里,再加上一个青州王氏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