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功盖诸葛第一人 (第9/10页)
攻下壶关(在今山西黎城东北太行山口),活捉前燕南安王慕容越。 秦军北路,杨安攻晋阳(今太原市南),因城固兵多,两月未下。王猛即亲率部分精骑驰援。 晋阳城外,王猛不断绕城察看,胸有成竹的回归大营。 是夜,王猛命令士卒连夜挖通地道,派敢死之士数百人潜入城中,猛将张蚝亲自带队,大呼而出,杀尽守门燕兵,打开城门。杨安等率秦军大部队蜂拥而入,瞬间夺取晋阳全城,前燕东海王慕容庄被活捉。 十月,王猛挥师南下,直趋潞川(今山西东流入河北、河南交界的浊漳河),与前燕统帅慕容评对垒。 面对来势汹汹的王猛,慕容评在干什么?在算账。王猛军势虽盛,但进展太快,夺取城池太多,需要派兵留守。出兵时6万人,按一半士兵留守计算,此时到达的秦军不过3万。与我的20余万大军相比,相差悬殊。 王猛孤军深入,粮草不济,我只要坚守不战,一定能拖垮这帮西北佬。慕容评感到自己掌握了战争胜利的密码。 两军对阵了2天,都没动静。 2天后的深夜,燕都邺城的百姓突然见城南火光冲天。城南?前燕军队的后勤部所在地。 我粮草是少,但人也少。你粮草是多,但人也多。你跟我打消耗战,我就干掉你的粮草。王猛派游击将军郭庆率五千骑兵,拼死杀进前燕后勤部,放火烧尽了燕军辎重。 燕主慕容暐捶胸顿足,派人对慕容评破口大骂。骂完还有一个创新式的惩罚方式--把你家存款股票理财统统取出来,当军饷,买粮草。然后,全面出击! 那时前燕虽然没有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但是像慕容评这样的高级官员,中央对其财力还是有数的。帝国的top2都豁出老本了,秦燕之间的大决战,也就此开始。 决战之日,初冬的清晨,寒风乍起,阴霾遍空。45岁的王猛跨在一匹枣红色高头战马上,巡逡于阵前,慷慨激昂的作战前动员:我,王景略,受国厚恩,兼任内外要职,现在与诸君深入贼地,大家要竭力致死,有进无退,共立大功,以报国家。战斗中,如能克敌制胜,受赏拜爵于明君之朝,欢庆痛饮于父母之室,将士们,何等荣耀、何等自豪! 一席话,如同一把烈火扔进秋天的大草原,秦军将士们顿时热血燎燃,众皆踊跃,破釜弃粮,大呼竞进,锐不可挡。 秦军形势一片大好时,却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差点使王猛这个前秦第一名相葬送在秦燕前线。 10月21日,王猛派将军徐成去侦察前燕军队的布阵要略,要求他中午时返回。而徐成,到了黄昏时分才回来。王猛治军严格,要军法处死徐成。 没成想,这个决定,惹怒了前秦第一名将。 没错,就是邓羌。前文说过,邓羌骁勇善战,文武双全,人称“万人敌”。而且,他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祖上--东汉开国功臣邓禹,也就是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之首,东汉版的萧何。 一连串的战绩,也使邓羌声名显赫,甚至朝中有人称其为廉颇、李牧在世。人一旦被捧成这等份上了,即使是上级也不能随便折辱,否则,会出事儿的。不信?来看两个例子。 一是动辄让手下将领跪着接电话的冯玉祥。这些将领之前是卫兵、马夫、伙夫之类的角色时还行,现在都是统军雄霸一方的小诸侯,还来当年那一套? 抗战时,老冯调任第6战区司令长官,旧部韩复榘立马打电报给南京,宁愿听从第5战区司令李宗仁的领导也不再愿意跟着老冯干。其他旧部,也一个个对冯老总这个“大家长”敬而远之。 二是一巴掌打出一个大惨案的那个西南王。手下的小王变老王,也从东北的“打黑英雄”变成全国的“打黑英雄”,哪能随便再扇人耳刮子?何况是当着他手下人的面。 一个打黑英雄的名号都会这样,何况邓羌这样的世之枭雄? 徐成是邓羌的心腹部将,于是邓羌向王猛求情:如今敌众我寡,明天一早将要开战。徐成是大将,丞相姑且宽恕他吧。 王猛:若不杀徐成,何以立军威? 邓羌:徐成是我邓羌本郡的将领,虽说延误期限应该斩首,但我愿意和徐成一起效力决战以赎罪。 王猛:你不要再瞎叨叨了,给我回营待着去。 邓羌碰了一鼻子灰,回到军营,越想越气。情绪的小宇宙从隐忍到爆发,拿起鼓槌咚咚冲着战鼓一阵猛擂。 鼓声就是动员令,本部将士迅速集结。 主帅没下命令,大将却在紧急召集部队,这是要做什么?!王猛得知后大惊,连忙派人去邓羌营中责问。 邓羌告诉来人:我们接受诏令讨伐远敌,现在却有近敌一味地要自相残杀,我想要先把他除掉。 使者一听,连滚带爬的回来报告了王猛。 前秦还不是个大一统的政权,现在正在进行统一战争,将相失和自然会使敌方得利。王猛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