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0章 (第2/2页)
。 让他作诗,质量不定,数量管够。 孟笃行在旁边听着,都憋着笑。孟培德的脸色就沉得不像样。 “枫江县的学堂,都教你什么东西了?” 谢星珩:“……德智体美劳?” 品德智力,孟培德认可。 体力嘛……难说。 美术……难道是说他的简笔画? 谢星珩表示他也是上过美术班的人,曾经的未来画家。 劳动……孟培德上下打量他。 谢星珩承认他是个懒鬼。 “种地这事,咱们说说就算了,看别人种也还有点意思,自己下地,我是想也不敢想。” 所以他体谅乡亲们辛苦,会在副业上多多扶持,让“农夫犹饿死”成为过去式,争取让他们先温饱后致富,过上吃穿不愁的好日子。 孟培德听笑了:“还算实诚。” 谢星珩前后两辈子,都没种过地,养过花草倒是真的。 他上辈子吃过上班的苦头。穿到古代,仔细算算,最苦的日子,还是刚来那阵,跟着哥嫂,带着侄儿,跋山涉水的赶路。 望不见出路的山林迷了眼睛,他们只能朝着前方一直前进,不知要走多久,也不知能否顺利走出去。 “草木多,虫蚁多,又没吃的也没喝的,还有与环境融为一体的蛇,我眼睛都不敢闭上,太难了。” 第二苦的日子,是乡试后,跟江知与一起逃避追杀,顺利返回丰州县的时候。 说起来,这回更苦。随时都有致命的危机,不知哪里会冒出来一个要杀他们的人,也不知什么时候因为什么问题,会惹来无可挽救的后果。 但这时的谢星珩,已经有了归属感,也跟着爱人在一块儿,总体不算难熬。 他说着说着,很是惆怅。 孟培德以为他是想到了被大水淹了的故乡,跟他说:“来年你努力,说不准可以回乡发展,为乡亲们做点事。” 谢星珩知道他的未来在哪里,听着只是摇摇头。 “可不敢想这种好事。” 下乡的日子,过得很快。 谢星珩之前还专门下乡过,在大方向的产业链之外,也以村落为集体来走访,寻找更适合当地百姓的副业。 现在走过一地,他就跟孟培德介绍一处。 “丰州县是个富裕县,我就没有尽十分的力。也是对不起他们,还是以耕地为主,副业为辅。在上次的走访里,我主要是针对特别贫困的村子做扶持,附近村子搭把手,其他村子,跟着县里的大方针来,让他们的贫富差距慢慢缩小。” 一家之财,富裕不了全县百姓。 这件事,任重而道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