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3节 (第2/3页)
棺木,不许任何人窥探长公主遗体。甚至还有更离奇的,说长公主早在卫晏死前,就已经不在了。” 纨绔们头一回听到这样的说法,不由目瞪口呆,倒吸一口寒气。 有人又问:“明睿长公主可是先帝亲封的监国长公主,听闻长公主死后,当今圣上哀痛欲绝,在长公主灵前整整哭了三日,形销骨立,不成人形,到底谁有这么大胆子,竟然敢谋害长公主?” “谁知道呢,陈年旧事了,就算真有什么阴谋,谁还会去深究。” “如今陆允安与卫晏皆是板上钉钉的罪臣,此事,就更不会有人提起了。” “我也是当个稀罕事与诸位说说,来,咱们继续喝酒。” 恰好老板送了几名伶倌进来,气氛便也重归热闹,姚松问老板:“隔壁厢好生热闹,谁做东请席呢?” 老板笑道:“不是谁做东请席,是礼部尚书文尚要告老还乡了,礼部一众官员一块设了席,为这老尚书辞行呢。” “原来是这老家伙。” 姚松道:“你们可别小瞧这老头子,这位文尚书,文氏家主,可是当年东宫两位太傅之一,天盛元年最早入阁的阁臣,连圣上都得让其三分薄面,这些年担任礼部尚书,掌着科举大事,招揽了不少门生子弟,顺顺当当从尚书位上退下,这回致仕,可是风光无限。” ** “文尚?” 次日,督查院,政事堂值房,顾凌洲看了眼杨清递来的拜帖,沉吟须臾,道:“他不是要致仕回乡了么。” 一旁,卫瑾瑜整理文书的动作轻轻一顿。 杨清说是。 道:“听闻这位文尚书,有意举荐其子礼部侍郎文怀良接替其尚书位,这两日已经接连去过卫府与韩府拜会,今日来见师父,想来也是为了此事。” 顾凌洲不知想到什么,皱了下眉。 最终道:“请进来吧。” 等顾凌洲起身去窗边站着,卫瑾瑜放下文书,问杨清:“阁老为何看起来愁眉不展?” 杨清冷哼道:“你是不知道,这位文尚书,虽然与师父同列七卿,但仗着年纪大,曾比师父早入阁,当过几年阁臣,素来喜欢拿乔拿架子,甚讨人厌。” “等待会儿见了,你就明白了。” 不多时,司吏便来禀,文尚书到了。 第066章 金杯饮(十四) “顾阁老是大忙人啊老夫来了几回都扑了空,今日可算是见着本尊了。” 文尚身着二品尚书服,两手背在身后边说边走了进来。 一把雪白美髯,轻轻飘拂在身前,光滑顺溜一看就是精心打理过的。进来后文尚草草抱了个拳便直接拣了把空椅子坐了下去,抚须打量一圈,道:“到底是阁老办公之处,顾阁老这政事堂的值房,可比我们礼部大堂阔气多了。” 顾凌洲笑着吩咐:“给老尚书上盏茶。” “老尚书这美髯养的得宜不知要羡煞上京多少同僚。” 文尚捋了一把须:“起初也没想养这么长陛下当年在东宫受老夫教导时总夸老夫胡子长得好养着养着便习惯了。” 司吏很快奉了茶过来。 文尚掀开茶盖,拨开茶叶只浅浅饮了一口便搁了下去。 复环顾四周,道:“青樾你这值房处处都好唯独一点不好太简朴了比老夫的书房都冷清知道的说你顾阁老自律简朴,不知道的恐怕要以为圣上亏待功臣了。老夫好歹算是为你授过几天书虽无师徒名分,也少不得说一句,咱们世家大族,在朝为官,须要有大族气势气派,切莫学那些小门小户、沽名钓誉的寒门官员做派。” 杨清听得暗暗皱眉。 顾凌洲徐徐一笑。 道:“青樾粗俗武夫一个,在这些事上,自然比不上老尚书精致讲究,见多识广。” 文尚摇头:“顾阁老,你可太谦虚了,旁的事且不说,论起做官,老夫我可远不如你。” “记得老夫初入阁那年,你还在江左驻守吧,那年冬天你回京述职,还是老夫代圣上去迎的你。城门相见,老夫让你直接策马入城,你却坚持要下马同老夫行大礼,说礼节不可废。就这一点,多少边将,都比不上你顾青樾呀。” 顾凌洲道:“老尚书好记性。” “由不得老夫不记得啊。” “老夫入阁时,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