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7节 (第1/2页)
“这是外面,虚礼就省了。” “是。” 二人又与谢琅、苏文卿见礼。 如今苏文卿与谢氏的关系在朝中已不是秘密,一起过年赏灯在情理之中,孟尧一眼就看到了苏文卿手里的八仙灯。 “原来摘灯之人是世子。” 谢琅问:“二位也是出来赏灯?” “凑热闹而已。” 孟尧手里已经提了两盏兔子灯。 有些无奈摇头笑:“只是得了一些小彩头,无法与世子相比。” 谢琅看了眼那灯上的兔子。 “这灯新巧别致,倒也不错。” 孟尧不由失笑。 “世子可是今夜第二个如此宽慰在下的了。” 谢琅便随口问:“哦?另一个是谁?” 第112章 金错刀(十三) “是——” 孟尧几乎要脱口而出但略略想了片刻,笑道:“是在下一位同窗。” 谢琅点头,也没再多问。 众人本就是街头偶然相遇简单寒暄后,便礼貌告辞,各自游各自的。 孟尧和魏惊春到了下一个赏灯地点两人同时看中了一盏七彩琉璃灯正要去里面藏的灯谜后面忽有人道:“二位留步。” 二人回头,孟尧甚是诧异:“谢世子?” 谢琅开门见山道:“还请告知,方才孟大人口中的‘同窗’究竟是何人?” 孟尧没想到谢琅如此敏锐。 再隐瞒不大妥当,便实话实说:“是卫公子。” “哦,也许现在称萧公子更合适但之前碰面卫公子仍让我以旧称呼称他。” 果然。谢琅心一沉问:“你们在何处遇见的他?” “望乡楼就是鳌山灯会旁边的那家酒楼。” 孟尧简单说了一下相遇的情况。 “多谢。” 谢琅转身离开了。 魏惊春看谢琅面色不好,眉间隐有担忧:“朝中都传这位世子与卫公子二人势同水火再加上清鹤山庄的事我们把卫公子行踪说出来,会不会对他不利?” 孟尧原本也是顾及此事才没将真情道出听魏惊春这般说立在原地徐徐想了片刻道:“定渊王还在京中陛下又赐了卫公子国姓,我想谢世子无论如何也不至于伤害卫公子。” “希望吧。若卫公子因我们的缘故被刁难倒是我们的不是。” 孟尧朝他一笑:“别想那么多了,如果真有不妥,咱们当面去给卫公子道歉便是,你我也不是敢做不敢当之人。” 魏惊春点头。 “两位公子,灯谜已经备好,请写下答案吧。” 旁边老板热情催促,二人应了声好,不再作他想。 谢琅来到望乡楼。 堂倌见他器宇轩昂,气度不凡,问:“公子吃饭还是住店?” 今夜除夕,鳌山灯会又颇有盛名,许多京郊百姓都特意跑来赏灯,望乡楼占据着最优越的地段,客房出了名的紧俏。 谢琅直接上了二楼。 负责迎客的两名堂倌不明所以,忙跟上侍奉。 临窗临街的位置只有一排,谢琅很快找到了疑似孟尧描述的那一桌,然桌上只有一碟未动的花生米,两道同样未动分毫的素菜和一个白玉酒坛。 谢琅深吸一口气,问:“坐在这里的客人呢?” “那位出手阔绰的公子啊,刚刚已经走了。” 堂倌答。 见谢琅沉默立在原地,堂倌笑道:“那位公子瞧着秀气,没想到出手却很大方,直接请了这一街的乞丐到咱们楼里用膳呢。” “可瞧见他往何处走了?” 堂倌为难摇头。 “今夜客人太多,倒未曾留意。不过,今日城中到处都是花灯会,一般吃完饭的客人,都会到外面赏灯去。” 谢琅没再说话,下楼,出了望乡楼,回到街道上。 他万万没想到,今夜卫瑾瑜竟然没有在宫里陪太后过年,而是自己一个人出来过除夕了。 方才临窗的雅座,正是观赏鳌山灯会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