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0节 (第2/3页)
告其逆臣贼子身份,率兵征讨。” 韩莳芳道:“收复西京,毕竟是不世之功,谢琅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敢公然抗旨西进,陛下若发兵征讨,反而要陷入不仁不义境地。” “朕自然知道。” 皇帝缓缓转过身:“朝中大事,还得仰仗爱卿给朕拿主意。不知爱卿有何高见?” 韩莳芳道:“打蛇须打七寸。对付这样的逆臣贼子,必须釜底抽薪才行,只要能拿捏住其七寸,不足为患。” “依爱卿看,他的七寸在何处?” “粮草。谢琅和麾下数万散兵也是人,不是神,行兵打仗,离不开粮草。臣已查到,近来西北境内的粮草交易异动,只要掐断这条命脉,便等于断了谢琅的后路。” 皇帝微微一笑,显然很满意这个答案。 道:“爱卿不愧是大渊第一谋士,难怪能培养出大渊的状元。” “此事,朕就全权交给爱卿处置了。” 公主府,明棠亦第一时间将查获到的消息禀于卫瑾瑜。 “西京捷报传回次日,杨瑞就带着韩府一批死士秘密离开上京,往西而去,一直到昨日傍晚才折返上京,属下算了下路程,他们很可能是去了西北。只是西京战事已经结束,韩府的人这时候去西北,不知所为何事?” 卫瑾瑜坐于书案后,斟酌片刻,便得出结论:“粮食。” “粮食?” 卫瑾瑜点头。 “谢琅西进,是民心所向,皇帝不敢公然阻挠,更无法直接给谢琅扣上罪名,但皇帝也绝不会甘心看着谢琅继续西进。他一定会想一个不损名声又给谢琅致命一击的办法,而眼下谢琅最大的困境,便是粮食。皇帝和韩莳芳不会想不到。” “若我没有猜错,孟尧他们的购粮路线,恐怕已经暴露。” 明棠一惊:“这可如何是好,公子要不要去信一封,提醒谢世子或公孙昶一下。” 卫瑾瑜却道:“先不必急。” 明棠倒是越想越后怕:“数万大军的口粮不是儿戏,一旦没了粮食,再勇猛的士兵也无法发挥实力,谢世子岂不要不战而败。” “西北局势混乱,诸世家势力盘根错节,皇帝想断了世家的财路,未必这么容易。再者——韩莳芳要查粮,必会在当地加强盘查,以孟尧细致,多半已经察觉。” “那他们可会停止购粮?” “不会。这条粮路,不仅关系西京战局,还关系青州府百姓生路,绝不能断。这个道理,谢琅明白,孟尧也明白。” 这样一说,事情仿佛陷入了死局。 明棠:“陛下也一定能看出这一点,才出此对策,公子怎么完全不急?” 卫瑾瑜盯着跳跃的烛火:“我为何要急,眼下,有人想东山再起,就差一点东风,风已送到,自有人会期待西北战场扬起更大的风。” “首辅,王奎带到了。” 乌衣台,卫悯一身道袍,坐于棋盘前,卫福提袍过来,躬身禀。而不远处,则站着大腹便便,穿着一身锦缎的王氏家主王奎。 “首辅好。” 不等卫悯传唤,王奎便主动上前点头哈腰见礼。 王奎额面上渗着汗,却不敢擦,他如今虽然已经投靠裴氏,可对上卫悯这个首辅兼上京第一世家家主,还是控制不住得发自内心畏惧,连两条腿都下意识打颤。 他更知道,这种时候,卫氏仆从几乎用挟持的方式将他带来乌衣台,绝没有好事。 卫悯语气倒很和善。 “老夫倒是许久不见王家主了。” 王奎强挤出一丝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