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鹤记_分卷阅读23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32 (第2/2页)

新闻了不得,他最大的贡献当然是写出太多精彩的新闻,次要的贡献是他培养了许多女新闻工作者。

    她们个个优秀,视新闻事业为自己的生命。

    好了,罗市长在一次不公开的小型的务虚会上,沉吟很久,说:好吧,这个新闻让江洲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人来做吧,注意不要哗众取宠,注意导向,注意什么可以宣什么不可以宣……

    庐记者,在六十岁的年龄,即将退休的倒数三十天,接到了一个大任务。

    庐记者的工作经验无人能敌,他迅速地组织起新闻策划与报道小组,罗列了各路高手,争取完美地完成采访任务。

    广电中心的一把手在一个会议上,突然拍了下脑袋:要死了,我差点犯了一个大错。罗市长曾说把裴老师当作大神请来,做文本顾问。

    立刻电话。

    庐记者声如洪钟:“英雄所见略同。裴老师是我们节目的金字招牌啊。没有他,我们不开工……”

    广电局一把手说:“猴精,这人老了老了变为猴子了,还有什么不在他股掌中的。”

    挖天坑的民生新闻报道,在江洲一、二、三、五频道全天候循环播放。

    街头纳凉的老太都知道,挖天坑挖到什么阶段了。

    那个漂亮女人挖到了没有?

    也有真假新闻打架的。

    有人说挖到那个女人的一条丁字裤了。

    啊?

    哦。

    老妪听了,眼睛发亮。

    呐呐道:这是什么裤子?为什么要有钉子在裤子上,怎么穿?

    朱绣带着妖娆跟随温泉公寓的业主们,去了海南。

    海南的夏季很闷,刚下梅兰机场,妖娆的脸色就变了。

    呼吸急促。

    脸色变灰。

    你这是怎么啦?朱绣有些紧张。

    这女孩看起来漂亮活泼,可是,在拉萨时就这样,呼吸短促,手无缚鸡之力。

    难道?

    朱绣对柳妖娆的来历本来就存疑,她一路观察,觉得这个女孩有些异常。

    比如,不能在高海拔生存。

    不能在空气稀薄的地方多呆。

    在拉萨,她基本是养在房间里,靠氧气瓶维持生命。

    所以,朱绣把她带到了海南。

    海南鲜氧。

    湿润。

    可是,气压很低。

    这一点她们都没有想到。

    ☆、22,天坑 蝶谷

    江洲人没有疯。

    可是江洲人快疯了。

    离疯掉只有一步之遥。

    广电中心那帮老才子们,头顶湿毛巾,挥汗如雨,在天坑搭脚手架。

    本土的老新闻工作者,牛叉哄哄,深身本事,他们发誓要干一件轰动大事,钓一条新闻大活鱼,然后退休。

    荷尔蒙值在六十岁似乎没降反升。

    摸顶。

    好吧,他们的脑子很管用。

    他们想出了五花八门的主意。

    策划搞的挺唬人。

    而且这帮老新闻才子们,最喜欢我行我素。

    口头语是:你妈妈,江洲的事,多大?谁说了都不算,说话算数的在这里!!

    江洲才多大?屁股盘子那么大。

    啊,这个,这个,哪里轮到什么大神来摆谱。

    中央?

    他们在中央弄新闻就是了,跑这里做什么?

    那边地盘还不够他们显摆的?

    好吧,谁也管不着他们,庐大记者哪怕什么高温,伏天,兴奋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