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鹤记_分卷阅读26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66 (第2/2页)

道,是个思想家哲学家……”

    “思想家哲学家,都是后代人说的。近代嘛,出过几个有出息的,可惜,都到了国外。当今这个裴湘繁,应该是正宗裴城人。”

    “哦,爸,你说的是这个裴先生,给你写信的这个?”

    “我看,至少在江洲是个文化名人,可惜,我离开江洲太久,跟现在的年轻人是挂不上关系了。”

    “爸,咱们管不了那么多,80岁的人了,歇歇是应该的。”

    不歇也不行啊,身体不由人。

    嗯,爸爸,那咱们祖籍是哪里人?

    这个?你,是江洲人。爸爸不是。

    爸爸!

    说实话,到这个时候,你还不能听爸爸说实话?

    父女两个第一次面对面,说清楚,唐念约的亲生父亲不是唐国钧。

    唐念约还有些不能接受。

    唐老斋却已坦然。

    每个人都有乡愁。

    但却不知道乡关何处。

    唐老斋叹了一口气,低声说道:我的童年是在冀北的一个草场度过的。

    爸,这怎么可能?唐念约惊诧。

    念约,爸是应该跟你说说家史……我呀,生长在草原。

    戈壁也是草原。

    草原上有树,不高,却坚强不屈。

    我的父亲是一名画师,可是,因为包办婚姻,把我生在草场。

    我的心里啊,装着风声。

    树好像长在我的身体里。

    站在台上盼父亲,后来又是盼母亲。

    终于到了我10岁时,母亲贫病交加死了。

    我的痛苦在岁月的锈迹里隐匿。

    我曾经忘了童年。

    后来,父亲在海上娶了另外一个女人。

    我还在冀北的台上,但后来,父亲死于一场高烧。

    海上的女人,也就是我的继母舍不得我,带着我投奔南方的亲戚。

    她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到了南方,找了份工作,又替别人家做零工,挣了钱,把我送到了学校。

    我看她那么辛苦,我的年纪在班上又大了几岁,就发奋的读书。

    鲍文鸾也在这个班。

    她出身书香门第,家里是做寿材生意的,父亲还是族人之首,替几十家鲍姓收租放货,自然是有钱人家的小姐。

    鲍文鸾心地纯良,文弱。

    但也坚强。

    她不顾一切跟了我,宁可与家里人反目。

    但,那个社会让人厌恶。

    鲍文鸾因为出身的缘故,到了后来,匆匆选择跟了我,也是希望我的冀中贫困出身能够保佑她。

    可是岁月是始作俑者,扮演了一个工匠的角色。它童年的孤独以及与生俱来的悲悯,像一块砖头嵌进了人的身体。

    唐老斋像是自言自语。

    这是他身体渐渐康复后走得最远的一次。

    爸,我们往回走吧?

    好呀。住这里来,还没有到附近看过,景色是好,就是人烟稀少。

    念约你不会感到孤单吧?

    哪里会,陪父亲,每天过的倒也充实。

    希望是这样。

    我去京都读大学。文鸾也去了京都,读的是师范。

    可是,后来,红宝书整天举着。

    人们像疯了一样。

    文鸾再没有过一天好日子,整日惶恐。

    啊,那些年我像背着纤绳的纤夫,咬着牙在前行。

    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能闭眼一跳,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