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五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五十七) (第2/3页)

   虞翻的注释不用多说,皆是以“汉象数”去穿凿附会《周易·丰》里的文辞内容。

    对“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沫”的注释,虞翻也有对文字意的注释。如“日在云下称沛。沛,不明也。沫,小星也。”这是虞翻对“沛”与“沫”的注释,无伦注释的对否,这属于字意的注释,没有毛病。可虞翻接下来的说法,既是画蛇添足,也是荒谬绝伦。如虞翻说:“《噬嗑》、《离》为日,《艮》为沫。故"日中见沫"。上之三,日入《坎》云下,故"见沫"也”。这是虞翻通过八卦取象和卦变里卦象进行穿凿附会了。

    而《九家易》对这句爻辞内容的注释是:“大暗谓之沛。沫,斗杓后小星也。”《九家易》对“沛”的注释略不同于虞翻,虞翻说法是“日在云下称沛”。对“沫”的注释《九家易》称七星斗柄后的小星就是。而虞翻则直接解释为小星。这《九家易》在注释时不杂“象数”,是难能可贵。

    在对最后所谓的爻辞内容“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的注释,干宝的注释也不杂“象数”内容。

    如“干宝曰:在《丰》之家,居干之位,干为屋宇,故曰“丰其屋”。此盖记纣之侈,造为璿室玉台也。蔀其家者,以记纣多倾国之女也。社稷既亡,宫室虚旷,故曰“窥其户,阒其无人”。阒,无人貌也。三者,天地人之数也。凡国于天地有兴亡焉。故王者之亡其家也。必天示其祥,地出其妖,人反其常,非斯三者,亦弗之亡也。故曰"三岁不觌,凶"。然则璿室之成,三年而后亡国矣。”

    干宝的注释就是所谓“易学”上两派六宗里的史事宗,史事宗为义理派内容,即以历史事件注说《周易》内容。干宝注释时,虽也不杂“象数”,一些内容上的注释还是很正确的。但干宝总体以史解《易》难免牵强附会,并且此处的注释里还出了巫术迷信思想,如“三者,天地人之数也。凡国于天地有兴亡焉。故王者之亡其家也。必天示其祥,地出其妖”。这种神秘思想,自然比“象数”去穿凿附会《周易》文辞是更有害了。以“象数”去穿凿附会《周易》是错误,而以“义理”去穿凿附会《周易》,为封建迷信而张目更是有害无益。

    3、附录:

    (1)附录《周易·丰》历史上的三种不同文本

    ①《周易·丰》原创文本格式

    ()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

    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丰其沛,日中见沫;折其右肱,无咎。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来章,有庆誉,吉。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年不觌,凶。

    ②《周易·丰》春秋文本格式

    ()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小过: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

    ()大壮: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震:丰其沛,日中见沫,折其右肱,无咎。

    ()明夷: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

    ()革:来章,有庆誉,吉。

    ()离: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年不觌,凶。

    ③今本《周易·丰》内容格式

    ()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沫,折其右肱,无咎。

    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

    六五:来章,有庆誉,吉。

    上六: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年不觌,凶。

    (2)附录《周易·丰》原创文章译解

    (原文)

    ()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

    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丰其沛,日中见沫;折其右肱,无咎。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来章,有庆誉,吉。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年不觌,凶。

    (译文)

    五十五、盛大的局面,亨通,君王凭此,就不用担忧;好比如日中天的盛世来到,而这如日中天,应与其相匹配的君主,虽经过一个期段,也不会有害咎,继续发展下去,会取得更大的收获。

    盛大的局面,却如同中午的太阳突然被黑暗遮着了,中午时出现了北斗星辰,这种情况使人疑虑和心病,若发扬爱民精神,才能吉祥。盛大丰满的局面,如日中天,可突然天地一遍黑暗却被吓得折断了右臂,这是咎由自取,无所怨咎。盛大的局面,却被黑暗遮蔽,中午时可见北斗星辰。遇到了东方国君,从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天空上的黑暗离去,出现了光明,庆贺赞誉,迎来了吉祥。丰大的屋宇,遮蔽了家庭,窥视那些住户,寂静无人,看来多年不见人住,这正是残暴统治所造成国家走向衰败的景象。

    (解说)

    “丰,亨,王假之,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